卷三·阳明经病 (集释一百四十三条)

《伤寒论》阳明病释三 余释阳明病既竟,更发架上书,就阳明经腑之说谨汇而著於篇,以见古人有先我言之者。得力之原,不敢忘也。惜征引不广,尚恨所见之少尔。 阳明经病集释 胃者,人之根本。胃气壮,五脏六腑之气...

卷二·阳明府病 (释三十六条)

《伤寒论》阳明病释二 阳明腑病(六腑皆称为腑。三阳各自有腑,而胃为六腑总司,又独得以腑称也,故曰腑病。) 问曰:病有太阳阳明,有正阳阳明,有少阳阳明,何谓也?答曰:太阳阳明者,脾约是也。正阳阳明者,胃...

卷一·阳明经病(释四十二条)

《伤寒论》阳明病释一 阳明经病(经为六经、十二经之总称。此则与腑对举之经也,故曰经病。) 阳明之为病,胃家实也。(按《千金翼》于此句“胃家实”作“胃中寒”。影宋本《伤寒论》自注云:实,一作寒。) 此仲...

《伤寒论》阳明病释小引

余释伤寒病独取阳明。或问余曰:伤寒六经并重,而子独以阳明为言,何也?余曰:正以今日之病家,独不闻阳明之治法,以致治之有法者直至于无法可治,故不得不独言阳明,使人知仲景治阳明之法固至今存也。凡伤寒有五,...

王绳林考正古方权量说

(绳林,字朴庄,江苏吴县人,恩贡生。) 古方自《灵》、《素》至《千金》、《外台》所集汉、晋、宋、齐诸名方,凡云一两者,以今之七分六厘准之,凡云一升者,以今之六勺七抄准之,谨考定如下: 权量皆起于律,黄...

节录《素问》藏气法时论及至真要大论

《素·藏气法时论》:肝色青,宜食甘;心色赤,宜食酸;肺色白,宜食苦;脾色黄,宜食咸;肾色黑,宜食辛。辛散、酸收、甘缓、苦坚、咸耎。又肝欲散,急食辛以散之,用辛补之,酸泻之;心欲耎,急食咸以耎之,用咸补...

经方例释下 · 附录:缺方及逸方

附录 缺方 禹余粮丸方 《伤寒论》曰:汗家重发汗,必恍惚心烦,小便已阴疼,与禹余粮圆。林亿校《伤寒》、《玉函》并云缺。 葶苈丸方 《金匮要略》曰:又与葶苈圆下水当时如小差。林亿校云:方未见。泉谓:恐是...

经方例释下(第三部分)

( 《经方例释·下》凡一百三十五方,为方便阅读,分为三部分。此为下之第三部分。)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(《金匮要略》) 治不得息。 葶苈(熬,令黄色,捣丸如弹子大),大枣(十二枚) 上二...

经方例释下(第二部分)

( 《经方例释·下》凡一百三十五方,为方便阅读,分为三部分。此为下之第二部分。) 蒲灰散方 蒲灰散方(《金匮要略》) 治小便不利,及厥而皮水。 蒲灰(七分),滑石(二分,《外台》、文仲方《肘后》方,二...

经方例释下(第一部分)| 杏林事典

( 《经方例释·下》凡一百三十五方,为方便阅读,分为三部分。此为下之第一部分。) 猪苓散方 猪苓散方(《金匮要略》) 治湿家,小便不利。 猪苓(去皮)、茯苓、白朮(各等分) 上三味,杵为散,饮服方寸匕...